质量检验方法分类

本文总结了11种质量检验方法的分类,并对每种检验方法进行了介绍。涵盖的比较全面,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 (1)

01 按生产流程排序

1.进货检验

定义:企业对外购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配套件、辅助材料、配套产品、半成品入库前进行的检验。目的:防止不合格产品进入仓库,防止使用不合格产品影响产品质量,影响正常的生产秩序。要求:专职进站检验员按照检验规范(包括控制计划)进行检验。分类:包括首(件)批样品进货检验和批量进货检验。

2、过程检验

定义:又称制程检验,是对产品形成过程中各制造工序所产生的产品特性的检验。目的:保证每道工序的不合格品不会流入下道工序,防止不合格品的进一步加工,保证正常的生产秩序。它起到验证过程和确保过程要求执行的作用。要求:专职过程检验人员根据生产过程(包括控制计划)和检验规范进行检验。分类:初检;巡视检查;最终检验。

3. 最终测试

定义:成品检验又称成品检验,是对产品生产结束后、产品入库前进行的全面检验。目的:防止不合格的产品流向客户。要求:企业质检部门负责成品检验。检验按成品检验指南的规定执行。大批量成品检验一般采用统计抽样检验的方式进行。检验合格的产品,在检验员出具合格证后,车间方可办理入库手续。所有不合格的成品应返回车间返工、修理、降级或报废。返工返工产品必须对所有项目进行再次检验,检验人员必须做好返工返工产品的检验记录,确保产品质量可追溯。常见成品检验:全尺寸检验、成品外观检验、GP12(客户特殊要求)、型式试验等。

02 按检验地点分类

1.集中检验 将被检验产品集中在固定地点进行检验,如检验站。最终检验一般采用集中检验的方式。

2、现场检验 现场检验,又称实地检验,是指对生产现场或产品存放地进行检验。一般过程检验或大件产品终检采用现场检验。

3、巡检(检查) 巡检人员在生产现场对生产过程进行巡回质量检查。检查人员应当按照控制计划和检查指导书规定的检查频次和数量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过程质量控制点应成为巡检的重点。检验人员应在过程控制图上标注检验结果。当巡检发现过程质量存在问题时,一方面要与操作人员一起找出过程异常的原因,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使过程恢复到受控的状态。状态;检验前,对所有加工工件进行100%追溯检验,杜绝不合格产品流入下一道工序或流入客户手中。

03 按检验方法分类

1、理化检验 理化检验是指主要依靠量具、仪器、仪表、计量器具或者化学方法对产品进行检验并取得检验结果的方法。

2、感官检验 感官检验又称感官检验,是依靠人体感觉器官来评价或判断产品质量的。例如,产品的形状、颜色、气味、疤痕、老化程度等,通常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或嗅觉等人体感觉器官进行检测,判断产品的质量或是否合格。不是。感官检验可分为: 偏好感官检验:如品酒、品茶和产品外观风格的鉴别。依靠检验人员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做出正确有效的判断。分析感官测试:如列车点检、设备点检,依靠手、眼、耳的感觉来判断温度、速度、噪音等。产品的效果。通过对产品的实际使用或试用,观察产品使用特性的适用性。

04 按检验产品数量分类

1.全面测试

全检又称100%检验,是对所有送检产品按规定标准逐一进行全检。需要注意的是,即使所有的检验都是错检漏检,也不能保证100%合格。

2、抽样检验

抽样检验是按照预先确定的抽样方案,从检验批中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组成样品,通过对样品的检验来推断该批是否合格。

3.豁免

主要是对购买时通过国家权威部门产品质量认证的产品或信得过的产品进行免检,验收与否可根据供应商的证明或检验数据。免检时,客户往往要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监督可通过派遣人员或取得生产过程控制图等方式进行。

05 按质量特征对数据属性进行分类

1、测量值检查

量值检验需要对质量特性的具体值进行测量和记录,获取量值数据,根据数据值与标准的比较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测量值检验得到的质量数据,可以通过直方图、控制图等统计方法进行分析,获得更多的质量信息。

2、计数值测试

工业生产中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常采用限位规(如塞规、卡规等)进行检测。获取的质量数据为合格品数、不合格品数等计数值数据,无法获取质量特性的具体数值。

06 按检验后样品状态分类

1、破坏性检查

破坏性检验是指只有将被检样品破坏后才能得到检验结果(如炮弹的爆破能力、金属材料的强度等)。破坏性试验后,被测样品完全失去了原有的使用价值,因此样本量小,检测风险大。2、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是指在检测过程中产品没有损坏,产品质量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的检验。大多数检查,例如零件尺寸的测量,都是无损检查。

07 按检验目的分类

1、生产检验

生产检验是指生产企业在产品形成的整个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的检验,目的是保证生产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生产检验执行组织自己的生产检验标准。

2、验收

验收检验是客户(需方)在对生产企业(供方)提供的产品进行验收时所进行的检验。验收的目的是为客户保证验收产品的质量。验收后的验收准则由供方进行并确认。

3、监督检查

监督检验是指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授权的独立检验机构,根据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方案,对市场商品进行抽样或直接抽样进行的市场抽查监督检验。来自制造商的产品。监督检查的目的是从宏观上控制投放市场的产品质量。

4、验证试验

验证检验是指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授权的独立检验机构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抽样,通过检验验证企业生产的产品是否符合实施的质量标准要求的检验。例如,产品质量认证中的型式试验就属于验证试验。

5.仲裁测试

仲裁检验是指当供需双方因产品质量发生纠纷时,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授权的独立检验机构抽样检验,并提供仲裁机构作为裁决的技术依据.

08 按供需分类

1. 第一方检验

第一方检验是指生产企业自行对其生产的产品进行的检验。第一方检验实际上是组织自己进行的生产检验。

2、第二方检验

用户(客户、需求方)称为乙方。采购方对采购产品或原材料、外购件、外购件和配套产品进行的检验称为第二方检验。第二方检验实际上是对供应商的检验验收。

3、第三方检验

各级政府部门授权的独立检验机构称为第三方。第三方检验包括监督检验、验证检验、仲裁检验等。

09 检验员分类

1.自测

自检是指对经营者自行加工的产品或零部件进行的检验。自检的目的是使经营者通过检查了解加工产品或零件的质量状况,从而不断调整生产工艺,生产出完全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或零件。

2.相互检查

互检是同工种或上下工序的操作人员对加工产品进行互检。互检的目的是通过检验及时发现不符合工艺规程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纠正措施,确保加工产品质量

3、专项检查

专项检验是指由企业质量检验机构直接领导的专职质量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

10 按检测系统组成分类

1、逐批检验 逐批检验是指对生产过程中生产的每批产品进行逐批检验。逐批检验的目的是判断该批产品是否合格。

2、定期检查

定期检验是对逐批检验合格的某一批或数批产品,每隔一定时间(季度或月)进行的检验。定期检查的目的是判断循环中的生产过程是否稳定。

3、定期检验与逐批检验的关系

定期检验和批量检验构成了企业完整的检验体系。定期检验是确定生产过程中系统因素影响的检验,而逐批检验是确定随机因素影响的检验。两者是一个完整的投产、保产检验体系。定期检验是逐批检验的前提,生产系统中不存在无定期检验或定期检验不合格的逐批检验。逐批检验是对定期检验的补充,逐批检验是在通过定期检验消除系统因素影响的基础上,控制随机因素影响的检验。一般来说,逐批检验只检查产品的关键质量特性。定期检验是对产品的所有质量特性及环境(温度、湿度、时间、气压、外力、负载、辐射、霉变、虫害等)对质量特性的影响进行检测,甚至包括加速老化和寿命测试。因此,定期检查所需设备复杂,周期长,成本高,但不能因此而进行定期检查。企业不具备定期检验条件的,可以委托各级检验机构代为进行定期检验。

11 按试验效果分类

1、确定性检验 确定性检验是根据产品的质量标准,通过检验来判断产品是否合格的一种符合性判断。

2. 信息测试

信息化检验是利用检验中获得的信息进行质量控制的现代检验方法。

3.因果检验

找因测试是在产品设计阶段通过充分的预测,找出可能存在的不合格原因(cause-seeking),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制造防错装置,并将其用于产品的制造过程中。产品杜绝不合格产品生产。

教育 (2)


发布时间:Nov-29-2022

索取样本报告

留下您的申请以接收报告。